东莞台球助教“套路”调查:高薪诱惑背后的消费陷阱
近年来,东莞部分台球俱乐部以“高薪招聘助教”为名,吸引年轻人入职,实则暗藏消费套路,引发争议。记者调查发现,这类岗位往往以“低门槛、高提成”为诱饵,但实际收入与宣传严重不符,甚至存在变相强制消费的情况。
套路一:模糊薪资结构,提成难兑现
许多招聘广告宣称“月入过万”,但实际薪资由“底薪+课时提成+酒水推销”组成。新人入职后才发现,底薪仅2000-3000元,提成需学员购买高价私教课或酒水才能触发,而俱乐部往往通过设定高业绩门槛限制收入。
套路二:以“培训”为名收取费用
部分俱乐部要求助教入职前缴纳“服装费”“培训费”或“会员卡充值”,声称后期返还,但员工离职时多以“未达标”为由克扣。有受访者表示,自己被迫充值数千元购买店内服务,最终血本无归。
套路三:打擦边球营销,模糊职业性质 个别俱乐部利用“美女助教”吸引顾客,要求助教陪打、陪聊甚至陪酒,模糊工作边界。有女性员工透露,常遭遇顾客骚扰,但管理层以“服务态度问题”施压,变相鼓励妥协。
行业乱象背后:监管缺失与求职者弱势 东莞台球行业竞争激烈,部分商家为盈利铤而走险。法律人士指出,此类套路可能涉及虚假宣传或劳动欺诈,但受害者因证据不足或维权成本高多选择沉默。
提醒求职者: 1.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薪资构成; 2.拒缴任何形式的入职费用; 3.保留宣传资料、聊天记录作为证据; 4.遭遇侵权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。
目前,已有消费者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相关乱象。业内人士呼吁,行业需加强自律,避免“套路”透支市场信任。